您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数理科学学院举办大学数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发展研讨会‌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4-10-09

为促进我校数学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2024年9月28日,数理科学学院在笃行楼316报告厅举办了大学数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发展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邀请了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东南大学王栓宏教授、副理事长扬州大学刘金林教授、江苏大学卢殿臣教授、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骈俊生教授、南通大学郭跃华教授、东南大学陈恩水教授、江南大学曹菊生教授、江苏新标点教育对外合作工作委员会主任支翔等众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大学数学教学的创新路径与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会议伊始,数理科学学院院长马树建教授对与会嘉宾进行了热情洋溢的介绍,强调了此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并表达了对各位嘉宾和参会教师的热烈欢迎。

随后,教务处副处长刘睿教授致欢迎辞。他指出,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数学教学创新是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能够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探索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

在主题报告环节,王栓宏教授首先作了题为“东南大学教学六环节质量管理”的报告。他详细介绍了东南大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六个关键环节,即备课、讲授、讨论、答疑、作业、考核,分别从质量要求、检查与督促、示范与交流、督导与学生评教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分享了该校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宝贵经验。王栓宏教授指出:搞好教学一定需要打好基本功,好的教学一定是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锤炼”过程,师生互动实则是思想的互动,是逻辑的互动、是爱的互动。

随后,刘金林教授作了关于“扬州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情况”的报告。他回顾了该专业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强调了专业在重师德、厚基础、强技能、善创新方面的特色与成就,为数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可借鉴的丰富经验。

最后,卢殿臣教授作了题为“创新中外合作办学的路径”的报告。他详细阐述了江苏大学数学专业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数学教学国际化、师资交流、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为与会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大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教学经验和创新思路的平台,也为推动大学数学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会者纷纷表示,将把此次研讨会的收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数学系         审核:蔡亚峰